“三倍速刷剧”:到底是人在追剧,还是剧在追人?
2021-03-03 标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三倍速刷剧:人追剧,还是剧追人
报 纸杂 志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作者:孔德巍《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13版)
春节期间,不少人难得闲下来,又开启了刷剧、刷综艺模式。也许你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倍速模式里多了一个三倍速选项,或许还会抱着试试的态度感受一下它的魔性。
有人不禁要问,我们这是怎么了?作为娱乐消遣的刷剧也要这么着急?电视剧越来越长,综艺越来越臃肿,观众越来越着急,倍速模式从一倍到二倍,从二倍到三倍,电视剧从二十多集到七八十集,综艺从一个多小时到上下集各两个小时,观众用倍速追着时长,时长反过来又用更长的时长追赶倍速,到底是人在追剧,还是剧在追人,你追我赶的恶性循环显然都错会了重点。
其实倍速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放在当下也并非技术难题。早在多年前,司法考试(后改为法考)、注会考试等部分网课软件上就已经有了二倍速、三倍速的选项。网课倍速模式本来是为了适应考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不同考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学习阶段也各有不同。有人学习时间紧,但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开启二倍速甚至三倍速模式也能学懂吃透,甚至效果更好,注意力更集中;有人在重复刷课时,也会选择倍速,实现快速复习的效果。当然相应的,网课软件上也有减速模式。
倍速模式最初出现在视频平台时,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多了一项选择,如同曾经DVD上的快进键,它让观众实现了观剧自由,这是科技进步为观众带来的便利。然而,电视剧领域出现的时长大战很快就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两面性。动辄七八十集的“注水剧”迅速成为一种潮流,电视剧成功用长度稀释了二倍速,大家也很快意识到即便开到十倍速也很难赶得上电视剧的膨胀速度。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常常播了十几集,剧中的一天还没过完,剧情不够,鸡毛蒜皮来凑,观众看剧不开倍速模式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此时,演员的演技、电视剧选景、背景音乐等一切都不重要了,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结果怎样了”。更可怕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剧泛滥成灾,很难找到一部不玩时长套路的新电视剧。
有人说综艺节目盲目增加时长是受到了电视剧的“真传”,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些投资电视剧的资本开始往综艺上倾斜,“注血”的同时也把病毒带给了综艺。某个时期开始,综艺节目纷纷制作上下集,并美其名曰“观众福利”。刚开始,观众的确感受到了时长带来的短暂愉悦。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无论是选秀还是音乐比赛或者喜剧综艺,每个选手或嘉宾都成了故事达人,哭的、闹的、卖惨的、吵架的,一些琐碎的、无聊的、胡乱剪辑拼凑的镜头堆砌出了越来越无法控制的时长,观众又开始在倍速模式和快进模式间来回切换,一边吐槽“注水”的可恶,一边又耐着性子做一个“吃瓜群众”。观众开倍速,综艺加时长,观众越快,综艺越长,如今,很多综艺节目上下集平均时长已经达到了两个小时,曾经在电视剧领域无限循环的悲剧又在综艺领域重复播映。
三倍速模式的出现是好是坏无法下定论,然而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是怎么了?到底是观众在着急还是视频输出者在着急?其实,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这种恶性循环带来的不良影响。去年2月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注水剧”问题进行了规范,引导电视剧行业从盲目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鼓励制作精品短剧集,挤掉水分。之后,12集的《唐人街探案》、18集的《龙岭迷窟》、12集的《我是余欢水》、12集的《隐秘的角落》、12集的《十日游戏》等相继涌现,这些爆款短剧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逐渐走向畸形的电视剧创作套路,多数观众不仅不会开倍速,甚至会二刷、三刷,一遍遍细品剧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隐秘的角落》,就连开头的动画观众也不愿错过一秒,演员的演技、刻画的细节自然会受到关注,剧中台词和演员的出圈皆是主创团队花大力气精雕细琢的结果。
反观人追剧和剧追人这组矛盾,我们无须讳言“浮躁”二字。曾经,刷剧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式的事,需要专门挤出时间,备好瓜子薯片,甚至要调好灯光好好享受高品质的电视剧或综艺。而现在,刷剧成了刷量,什么都想看,什么都不入心。而电视剧和综艺市场则更加浮躁,一种现象火了,其他人就一哄而上,直到把一种陋习做到极致,把一种资源彻底吃干榨净。我们无权要求观众看什么,不看什么,或者应该怎么看,但是作为文艺作品输出方,电视剧行业和综艺行业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就应该把制作精品作为永远的航向标,人可以追剧,剧也可以追人,但不是用时长,而是用更多精品。
(作者:孔德巍,系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报 纸杂 志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星期三
作者:孔德巍《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03日 13版)
春节期间,不少人难得闲下来,又开启了刷剧、刷综艺模式。也许你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倍速模式里多了一个三倍速选项,或许还会抱着试试的态度感受一下它的魔性。
有人不禁要问,我们这是怎么了?作为娱乐消遣的刷剧也要这么着急?电视剧越来越长,综艺越来越臃肿,观众越来越着急,倍速模式从一倍到二倍,从二倍到三倍,电视剧从二十多集到七八十集,综艺从一个多小时到上下集各两个小时,观众用倍速追着时长,时长反过来又用更长的时长追赶倍速,到底是人在追剧,还是剧在追人,你追我赶的恶性循环显然都错会了重点。
其实倍速模式并不是新鲜事物,放在当下也并非技术难题。早在多年前,司法考试(后改为法考)、注会考试等部分网课软件上就已经有了二倍速、三倍速的选项。网课倍速模式本来是为了适应考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不同考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学习阶段也各有不同。有人学习时间紧,但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开启二倍速甚至三倍速模式也能学懂吃透,甚至效果更好,注意力更集中;有人在重复刷课时,也会选择倍速,实现快速复习的效果。当然相应的,网课软件上也有减速模式。
倍速模式最初出现在视频平台时,对于观众来说无疑是多了一项选择,如同曾经DVD上的快进键,它让观众实现了观剧自由,这是科技进步为观众带来的便利。然而,电视剧领域出现的时长大战很快就让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两面性。动辄七八十集的“注水剧”迅速成为一种潮流,电视剧成功用长度稀释了二倍速,大家也很快意识到即便开到十倍速也很难赶得上电视剧的膨胀速度。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常常播了十几集,剧中的一天还没过完,剧情不够,鸡毛蒜皮来凑,观众看剧不开倍速模式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此时,演员的演技、电视剧选景、背景音乐等一切都不重要了,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结果怎样了”。更可怕的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样的剧泛滥成灾,很难找到一部不玩时长套路的新电视剧。
有人说综艺节目盲目增加时长是受到了电视剧的“真传”,尤其是疫情期间一些投资电视剧的资本开始往综艺上倾斜,“注血”的同时也把病毒带给了综艺。某个时期开始,综艺节目纷纷制作上下集,并美其名曰“观众福利”。刚开始,观众的确感受到了时长带来的短暂愉悦。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无论是选秀还是音乐比赛或者喜剧综艺,每个选手或嘉宾都成了故事达人,哭的、闹的、卖惨的、吵架的,一些琐碎的、无聊的、胡乱剪辑拼凑的镜头堆砌出了越来越无法控制的时长,观众又开始在倍速模式和快进模式间来回切换,一边吐槽“注水”的可恶,一边又耐着性子做一个“吃瓜群众”。观众开倍速,综艺加时长,观众越快,综艺越长,如今,很多综艺节目上下集平均时长已经达到了两个小时,曾经在电视剧领域无限循环的悲剧又在综艺领域重复播映。
三倍速模式的出现是好是坏无法下定论,然而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是怎么了?到底是观众在着急还是视频输出者在着急?其实,相关部门也关注到了这种恶性循环带来的不良影响。去年2月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注水剧”问题进行了规范,引导电视剧行业从盲目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鼓励制作精品短剧集,挤掉水分。之后,12集的《唐人街探案》、18集的《龙岭迷窟》、12集的《我是余欢水》、12集的《隐秘的角落》、12集的《十日游戏》等相继涌现,这些爆款短剧很大程度上扭转了逐渐走向畸形的电视剧创作套路,多数观众不仅不会开倍速,甚至会二刷、三刷,一遍遍细品剧中的每一个细节。比如《隐秘的角落》,就连开头的动画观众也不愿错过一秒,演员的演技、刻画的细节自然会受到关注,剧中台词和演员的出圈皆是主创团队花大力气精雕细琢的结果。
反观人追剧和剧追人这组矛盾,我们无须讳言“浮躁”二字。曾经,刷剧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正式的事,需要专门挤出时间,备好瓜子薯片,甚至要调好灯光好好享受高品质的电视剧或综艺。而现在,刷剧成了刷量,什么都想看,什么都不入心。而电视剧和综艺市场则更加浮躁,一种现象火了,其他人就一哄而上,直到把一种陋习做到极致,把一种资源彻底吃干榨净。我们无权要求观众看什么,不看什么,或者应该怎么看,但是作为文艺作品输出方,电视剧行业和综艺行业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就应该把制作精品作为永远的航向标,人可以追剧,剧也可以追人,但不是用时长,而是用更多精品。
(作者:孔德巍,系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责编 付亚男】
微信 扫一扫 关注
《延吉新闻网》公众号

延吉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延吉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延吉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今日吉林】爱满天下关爱儿童基金会延吉星星之家举行年后开班仪式 2月28日,吉林省爱满天下关爱儿童基金会延吉星星之家举年后开班。作为延吉市星星之家的爱心奉献单位,今日吉林网延边工作站、延边大学 ...
- 【今日吉林】小央美儿童美术教育:用艺术致敬抗疫英雄牛延军 2月24日一大早,还没有开学的延边小央美儿童美术教育学校一楼大厅就热热闹闹的忙碌起来了。原来,今天是从通化返回延吉的延边大学附属 ...
- 千城胜景|吉林延吉:“边城雪乡 动爽冰河” 近日,吉林省延吉市第八届国际冰雪旅游节拉开帷幕。冰雪活动让延吉营造和发展了冰雪经济的浓厚氛围,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冰雪 ...
- 【彩练新闻】延吉荣膺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 记者从延吉市委财经办获悉,1月21日,中央级大型期刊《小康》杂志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社会治理百佳示范县市榜单。其中,延吉市以其优秀 ...
- 【新华网】碧水蓝天净土 延吉市环保成绩斐然 近几年来过延吉的人都会对那蓝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清新的空气赞叹不已。延吉市更是连续获得了国家文明城、中国最具绿意百强县、中国 ...